引言:
潮汕工夫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人着迷。如果还没有了解工夫茶艺,那么这篇文章将带您领略潮汕工夫茶艺的神秘魅力。
治器
治器是潮汕工夫茶艺的第一步,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包括起火、掏火、扇炉、洁器
纳茶
纳茶是潮汕工夫茶艺的第二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将茶叶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,分别粗细,将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,将细末放在中层,再将粗叶放在上面,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。要这样做,因为细末是最浓的,多了茶味容易发苦,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,分别粗细放好,就可以使出茶均匀,茶味逐渐发挥。
候汤
候汤是潮汕工夫茶艺的第三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当水二沸,就可以提铫冲茶了。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。提铫后走了七步,揭开茶壶盖,将滚汤环壶口,缘壶边冲入,切忌直冲壶心(如用盖瓯,只冲一角,然后再冲各角,可同样忌直冲壶心)。提铫宜高,所谓“高冲低斟”是也。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,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,由于茶精迅速挥发,单宁则来不及溶解,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。至于走七步再冲,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,以免破坏维他命 C 也。
刮沫
刮沫是潮汕工夫茶艺的第四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在冲茶时,一定要满,茶壶是否“三山齐”,水平面如何,这时要见功效了,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,决不溢出(冲水过猛过多,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),提壶盖,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,然后盖定。
淋罐
淋罐是潮汕工夫茶艺的第五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在盖好壶盖后,再以滚水淋于壶上。谓之淋罐。淋罐有个作用: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,